close

每週證嚴法師說故事 - 身體力行的法師

    古時,大陸深山的一座寺院裡,有位明惠法師,品德與道業都非常卓越。


 
  他出生不久,父親就去世了;三、四歲時,母親也往生了,他成了小孤兒,寄居
於伯父家。

 
  到了八、九歲,伯父打算送他到深山古寺去修行,可是從家裡到古寺,有一段很
長的距離,於是伯父請了一位馬伕送他去。

 
  幾天來,小男孩所騎的那匹馬,一直不斷地往前走,即使天氣很熱,牠還是不休
息;若看到湖水,牠就沿著湖邊,邊走邊喝水。小男孩心想:「為何這匹馬都不休息
呢?到底為什麼呢?噢!可能是想要趕快到達目的地吧!」


    由此他體會到:必須精進不退,才能儘快達到目標。

 
  長途跋涉、翻山越嶺之後,他們終於到達那座古寺。由於他很可愛又很聰明,思
想也比一般小孩成熟,因此寺裡有位老師父常講故事給他聽,尤其是佛陀本生故
事,內容都是佛陀過去生中勇於捨身救度眾生的經過。


    他聽得很感動,尤其對佛陀「捨身飼虎」的故事,印象特別深刻──


 
  佛陀在過去生中,曾是一位很慈悲的王子。有一天,王子在山林中,看到一隻母
虎帶著七隻虎子,找不到食物,虎子餓得哀哀嚎叫,而母虎也餓得幾乎連虎子都要生
吞吃掉。王子覺得很不忍心,便毅然投身飼虎。


 
  這段故事讓小男孩很感動,他下定決心,也要培養這分捨身救人的慈悲和膽量。


 
  此後,他經常一個人到寺外,找塊大石頭,在上面打坐,訓練自己的膽量。直到
他十六歲時,有天傍晚,他又向寺外走去,老師父問他:「太陽已經偏西了,你還要
去那裡呢?」他說:「深山裡有很多猛獸,我要去試試自己的膽量。」


    老師父阻止他,認為這樣做太危險,他就從身上拿出一本《佛陀本生
經》,說:「老師父,您常講佛陀的本生故事給我聽,也鼓勵我要有毅力和勇氣。人
生終有一死,不管是年輕或年老,總是有這麼一天。如果不去親身體驗、面對生
死,如何訓練勇猛精進的心念?所以還是讓我去吧!」


 
  老師父平常確實是這樣教導他,現在他要親自去嘗試,如何能阻擋呢?只好默默
地看著他往山林走去。

    在那深山裡,有許多可怕的熊、狼、虎、豹,不過他不斷勉勵自己:「要鎮
定,要把勇氣拿出來,人生終有一死,要勇於面對無常生死。」他一步一步不斷地往
前走,走到最荒僻的地帶,找了一塊大石頭坐下來。


 
  此時太陽已下山了,星星、月亮在天空閃閃發光。他默默地念佛,由於心念寂
靜,所以更清晰地感受到外境的訊息,不管是昆蟲、鳥獸之聲或山泉潺流之音,都聽
得非常清楚,甚至也聽到熊、狼等野獸
的腳步聲慢慢靠近;但是,他學習佛陀「大無畏」精神的意志很堅定,所以非常冷
靜。

 
  突然,他看到樹叢裡有兩個閃閃發亮的東西,再仔細一看,原來是一隻大黑熊的
眼睛。他仍舊安然不動,那隻黑熊靜靜地從他的身邊走過,他的心一點兒都沒有被驚
動。不久,天邊出現曙光。

 
  遠遠的樹林那端,似有人影,仔細一看,噢!原來是老師父。老師父來到他的面
前,慈祥地說:「你的心願應該達成了吧?」他心想:天剛亮,師父就來到眼前,可
見師父也是半夜就趕路到山上來。他深受感動,更下定決心要好好精進,誓願達成自
己修行的志向,以不辜負師父的愛護與教導。


    後來這位年輕人成為大名鼎鼎的禪師──明惠法師。

      ※   ※   ※

    身是載道器,唯有善用自己的體力與才智,才能為社會人群做很多事。


 
  這篇故事的涵義,並非鼓勵大家捨身於猛獸之口,而是強調誦經要誦於口、入於
心,更要身體力行,才能體會實際付出時需要的那分勇氣和毅力,進而盡力發揮自己
的生命良能,為社會大眾服務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ven 的頭像
    even

    even的滴咕

    ev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