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福慧袋

每一個袋子都是志工一針一線縫製而成

裡面裝著的是心燈與靜思三粉

感恩會眾過去一年的付出,也祝
福新的一年,人人福慧增長、平安吉祥。

看過福慧袋的人,多會讚歎其精緻的布料質感和巧妙的束口設計,以為所
費不貲。事實不然,一只福慧袋,所使用的無論是布料、繩帶、針線、縫
紉機等物資設備,完全是由「惜福愛物」的思維而完成,充滿了純樸動人
的情懷。

製作福慧袋的靈感最初來自志工李瑞瑛,以室內設計為業的她,平日將公
司剩餘欲丟棄的窗簾布做成提袋,用來盛裝慈濟出版品送給會員,因此聯
想到每年歲末祝福上人都會送心燈、蠟燭與會眾結緣,何嘗不能也來做個
精美小袋,放進這些結緣品,讓大家攜帶方便!

李瑞瑛與周明雪等人討論這個構想並獲得認同,於是委請在國小教美術的
郭淑靜設計。郭淑靜先參考市面上販售的禮品包裝袋,又觀察擅長縫紉的
志工林靜薰所製作的各種袋子,更跑遍以布料販售為大宗的永樂市場,比
較不同布料的特性。十多天後,郭淑靜設計出八種款式,由林靜薰縫製成
樣品,最後請上人決定。

上人希望秉持「環保惜福」的原則,使用所謂的布頭、布尾,讓原本不具
利用價值的零碼布料,得到再生價值;此外,選中輕柔的雪紡紗,因為半
透明的材質特色,靜思語紙卡放在袋中可被適切呈現。最重要的是,上人
期盼藉由福慧袋的製作過程,凝聚人心、落實社區,接引更多十方善士。

後來又經服裝設計師、慈濟志工林臣英等人運用專業,對福慧袋的製作細
節完成修整後,隨即進行全台的製作工作。

慈濟內湖聯絡處旁的五號倉庫,曾經承擔送往約旦的毛毯製作,北部福慧
袋所需布料在此裁剪、分送各地據點加工;中南部各有運作機制。最後全
台各地完成品送回此處集中、分配穿帶作業。

在志工的募集之下,多家布商、布料工廠、成衣加工廠共襄盛舉捐贈布料
;各方提供縫紉器材,包括比一般家用縫紉機更具效率的專業平車,一些
已呈半退休狀態,甚至塵封多年的老古董,經清潔、維修後,也陸續送至
製作福慧袋的據點報到。

各地據點現場都有髮鬢霜白的菩薩身影──八十歲的廖瓊麗,原本是內湖
聯絡處的香積志工,現在投入福慧袋的工作,負責將薄如蟬翼的緞帶車縫
為布面,動作俐落。

「再不做,就沒得做了!好加在,我這麼老,還有人愛!」廖瓊麗帶著溫
柔笑容這樣說,掛上老花眼鏡的眼睛,說話的同時依舊捨不得離開平車台


高雄仁武鄉環保回收站的據點內,七十五歲的林烏金和七十三歲的官葉境
,正用布滿皺紋的雙手拾起大頭針,熟稔敏捷地別住袋口、固定布面,以
便之後的車縫流程能順利進行。「上人有說啊,是『躺著病』還是『坐著
做』卡好?」只要不嫌棄老人家動作慢,能做什麼就儘量做,「親像囝仔
在辦家家酒啦!」老人家呵呵笑地說,用手遮住有假牙光芒閃爍的嘴巴。

「人盡其才,物盡其用」、「不要小看自己,因為人有無限的可能」;在
慈濟,每個人都能重新尋找、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;福慧袋的製作,回收
了被珍惜的物資,也重新凝聚了溫暖人情。

**************

以上文章引用於慈濟道侶426期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v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